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70次 直接咨询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它不仅影响肝脏本身的正常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并及时预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程进明医生,为大家详细解读确诊肝硬化后需要注意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
这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侧支循环建立,食道和胃底部形成曲张的静脉血管团。一旦受到粗糙食物摩擦或腹压突然升高(如咳嗽、用力排便),极易发生破裂大出血。程医生强调:“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细嚼慢咽,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评估静脉曲张程度,必要时可通过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进行预防性治疗。
随着肝功能减退,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加上门脉高压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液体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大量腹水会引起腹胀不适,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更需警惕的是,积聚的腹水容易滋生细菌感染,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该病起病急骤,表现为发热、腹痛加剧、意识障碍等症状。程医生建议:“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腹部受凉。
当肝脏解毒能力严重受损时,肠道产生的氨等有毒物质无法被有效清除,进入血液循环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精神神经症状,即所谓的“肝昏迷”。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后期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情况。预防关键在于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蛋白;使用乳果糖降低肠道pH值减少氨吸收;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排泄。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家属应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这是一种功能性肾衰竭,主要见于晚期肝硬化伴严重腹水者。特点是少尿甚至无尿,血肌酐升高,但肾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血管收缩等多个环节。治疗上以扩容为主,配合利尿剂谨慎使用。程医生提醒:“切勿自行滥用利尿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癌变。因此,所有肝硬化患者都属于肝癌高危人群。定期筛查非常重要,包括甲胎蛋白检测、腹部超声或CT检查等。一旦发现可疑结节,应及时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问题,这与限盐饮食、利尿过度等因素有关。严重的电解质失衡会影响心脏节律,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肝硬化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复杂疾病,其并发症种类繁多且危害巨大。程进明医生建议:“患者应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各项指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膳食,适当运动。”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