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79次 直接咨询
脂肪肝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富贵病”,但许多人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是当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警示信号。为此,我们专访了资深肝病专家程进明医生,他将为我们详细解析严重脂肪肝的典型症状及应对策略。
程进明医生指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肝脏所在区域(即右侧肋骨下方),可能呈钝痛感,有时还会放射至背部。很多患者误以为只是普通的胃部不适而忽视它,实则这是肝细胞因脂肪浸润膨胀、牵拉肝包膜所致。若出现持续性的此类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症状是异常疲劳感。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能量代谢效率下降,患者即使充分休息仍会感到浑身乏力、精神不振。这种疲倦往往伴随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程医生提醒,如果长期存在不明原因的倦怠感,应考虑进行肝功能检查。
消化系统紊乱也是重要线索。严重脂肪肝常引发食欲明显减退、恶心甚至呕吐,特别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突出。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腹泻等肠道功能失调的表现。这些症状源于肝脏分泌胆汁的能力减弱,无法正常帮助分解脂类物质,进而影响整个消化吸收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反而表现出暴饮暴食倾向,这进一步加重了肝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皮肤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当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能出现巩膜黄染(眼白变黄)、皮肤发黄的现象;同时,手掌大小鱼际处呈现鲜红色斑块(医学上称为“肝掌”),以及颈部、胸部蜘蛛状血管痣都是典型体征。此外,皮肤瘙痒也可能是胆汁淤积刺激神经末梢的结果。这些外在表现虽不具特异性,但结合其他症状可辅助诊断。
体重波动异常也是一个危险信号。多数脂肪肝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但也有少数人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骤降。这可能是由于肝脏合成蛋白质能力下降导致的肌肉流失,或是并发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程医生强调,无论是增重还是减重过快,都应引起警惕并及时就诊。
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更具诊断价值。血液检查显示转氨酶(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显著升高,血脂四项全面偏高,空腹血糖也可能超出正常范围。腹部超声或CT扫描可见肝脏密度普遍降低,呈现典型的“明亮肝”影像特征。对于疑似病例,还需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病因。
程进明医生特别提醒,脂肪肝并非良性病变,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因此,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务必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全面评估。治疗关键在于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比例、坚持规律运动、戒酒限糖。通过科学管理,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