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80次 直接咨询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质量。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了解疾病进展路径尤为关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知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为大家详细解析乙肝患者如何一步步从肝纤维化走向肝硬化的过程,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严峻的健康挑战。
一切始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试图清除这些外来入侵者,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这种反复发生的微小创伤会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转氨酶水平升高等指标异常。此时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逐渐进入下一个阶段——肝纤维化的形成。
随着时间推移,受损区域的修复机制启动,身体开始产生过量的胶原蛋白来填补伤口。正常情况下,适量的新组织生成有助于恢复结构完整性;然而,在长期慢性的刺激下,过多的结缔组织沉积下来,形成了所谓的“纤维化”。这就像给柔软的土地铺上了一层硬壳,使得原本流畅工作的血管和胆管受到压迫,功能受限。此时期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感到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容易被忽视。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广泛的纤维化最终将导致整个肝脏变硬、体积缩小,即达到了肝硬化的程度。此时的肝脏失去了正常的弹性与再生能力,血流受阻严重,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危险情况。此外,由于肝功能大幅下降,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高子敏医生强调,虽然上述过程看似线性发展,但实际上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完全可以延缓甚至阻止这一进程。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遵循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必要的措施。特别是对于已经确诊为慢性乙肝的病人来说,及时接受规范管理至关重要。
总之,从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渐进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个体,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意识,主动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之中;而作为医疗工作者,则需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共同努力减轻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