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脂肪肝 > 脂肪肝治疗 >

破解脂肪肝危机——庄淑英医生谈治疗与防硬化策略

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173直接咨询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脂肪肝患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的第二大肝病。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患者正沿着“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危险路径悄然进展。为此,我们专访了著名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她将系统解析严重脂肪肝的治疗要点及阻断疾病恶化的核心策略。

庄医生指出,脂肪肝的本质是代谢紊乱在肝脏的表现。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就会形成临床意义上的脂肪肝;若合并炎症反应则进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数据显示,约25%的NASH患者可能在1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她形象地比喻:“健康的肝脏如同新鲜嫩叶,而充盈脂肪的肝脏就像裹着厚油层的老腊肉,既沉重又危险。”

治疗层面需采取分层管理方案。对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庄医生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地位:“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60分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摄入鱼类、坚果和橄榄油,限制精制碳水摄入。”她分享过一个成功案例:一位IT工程师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配合药物治疗,仅用半年就将转氨酶从280U/L降至正常范围。对于已出现炎症活动的病例,则需联合使用维生素E、吡格列酮等药物控制代谢异常。

针对进展期病变,庄医生推荐“三管齐下”的综合疗法:一是抗病毒治疗清除潜在协同致病因素;二是应用水飞蓟素等保肝药物修复受损肝细胞;三是通过瞬时弹性成像定期监测纤维化程度。她特别提到新型药物奥贝胆酸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逆转纤维化的潜力,为晚期患者带来新希望。但同时也警示:“所有用药都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预防肝硬化的关键在于切断进展链条。庄医生提出“代谢综合征全链条管控”理念:严格控制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空腹血糖维持在6.1mmol/L以下,血压达标至130/80mmHg以内。她建议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体重变化曲线和生化指标趋势图,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要加强胰岛素敏感性管理。

日常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庄医生给出实用建议:①早餐可选择燕麦粥搭配水煮蛋,午餐以清蒸鱼类为主食,晚餐适量摄入豆制品;②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每天快走30分钟逐步增加到抗阻训练;③保证充足睡眠,夜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肝细胞再生。她曾遇到一位建筑工人因长期熬夜导致病情反复,调整作息后获得显著改善。

破除常见误区尤为重要。庄医生澄清:“瘦人也可能患脂肪肝!快速减肥造成的营养不良反而会诱发脂质动员异常。”她还驳斥了“保肝茶能治病”的说法:“某些草本成分可能含肝毒性物质,正规治疗才是根本。”针对流行一时的生酮饮食法,她提醒:“极端低碳水模式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不适合肝病患者长期采用。”

“脂肪肝不是单纯的肝脏问题,而是全身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庄淑英医生总结道,“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实现病情逆转。关键在于树立‘治未病’的理念,把预防关口前移到代谢综合征阶段。”她的这番话,为众多挣扎在肥胖与肝病双重困扰中的患者指明了方向——与其被动等待疾病进展,不如主动掌控健康主动权。毕竟,肝脏强大的再生能力,永远给生命留着翻盘的机会。

公安备案号 4101020200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