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166次 直接咨询
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和“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是两种典型状态。许多患者对如何科学管理病情存在困惑,为此我们邀请了资深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为大家详细讲解乙肝大小三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庄淑英医生强调,规范用药是治疗的基础。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只要符合抗病毒指征(如病毒载量高、肝功能异常或肝组织学有炎症坏死),都应尽早启动核苷类似物类药物(NAs)治疗。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但需注意的是,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突然中断治疗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重症肝炎发作,这是非常危险的。定期复查也至关重要,通过监测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及肝脏影像学变化,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干预同样不可忽视。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蛋清、豆制品),有助于受损肝细胞修复。绝对禁酒是必须的——酒精会直接损害肝细胞,与乙肝病毒协同作用加速疾病进展。此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也能帮助肝脏在夜间完成自我修复工作。适度运动也很重要,建议选择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活动,既能增强体质又不增加肝脏负荷。
心理调适常被患者忽略却意义重大。长期携带乙肝病毒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控制。庄医生建议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乙肝虽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合理管理完全可以实现临床控制。加入病友互助群体、参与健康讲座都是不错的疏导方式。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也能为患者提供强大的精神后盾。
定期随访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甲胎蛋白检测以及腹部超声等项目。特别是对于已有肝纤维化倾向的患者,必要时可做肝穿刺活检明确病变程度。如果出现乏力加重、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发生病情恶化。
庄淑英医生特别提醒,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宣称能“转阴”“根治乙肝”的保健品和偏方,这些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正规治疗。患者务必选择正规医院接受系统诊疗,切勿轻信广告宣传。同时,避免过度保肝用药——过多的药物反而会加重肝脏解毒负担。
总之,乙肝大小三阳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医患密切配合。通过规范用药、健康生活、定期监测和良好心态的综合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将病情稳定在可控范围内,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正如庄医生所说:“对待乙肝就像养护一棵受伤的树苗,耐心浇灌才能让它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