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82次 直接咨询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对“乙肝小三阳”心存恐惧与误解,担心稍不注意就会被传染。为了拨开迷雾、还原真相,我们特邀知名肝病专家常怀利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一话题。
所谓“乙肝小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呈阳性的状态。很多人一看到这个结果就慌了神,觉得肯定具有强传染性,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片面认知。
常怀利专家指出,判断乙肝小三阳是否具有传染性以及传染强度的大小,关键要看血液中的乙肝病毒DNA载量。如果通过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发现病毒DNA水平很低甚至检测不到,那往往意味着病毒复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的传染性极弱,日常的生活接触,像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一般都不会造成传播。因为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并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随意扩散。
然而,当病毒DNA载量较高时,情况则有所不同。尽管相较于“乙肝大三阳”(通常病毒活跃复制更明显),小三阳患者的传染性整体稍低一些,但依然存在传染风险。例如在一些特殊的医疗操作场景下,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若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就有可能将病毒带入他人体内;又或是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制品,也会引发感染。另外,母婴垂直传播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从传播方式来看,性接触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夫妻一方为乙肝小三阳患者,另一方如果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如正确使用安全套,在长期无保护性行为的情况下,被感染的几率会有所增加。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并非一定会感染,只是有一定风险。
对于周围人群而言,最有效且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有少量病毒入侵,这些抗体就能迅速将其清除,从而避免发病。而且,即使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接种疫苗也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常怀利专家还特别提醒大家,对待乙肝小三阳患者不应该歧视和疏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肝功能是正常的,可以正常生活与工作。社会应给予理解和包容,鼓励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接受规范治疗,以维持肝脏健康。
乙肝小三阳不一定就会传染给别人,其传染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毒载量、传播途径以及接触者的免疫状态等。了解科学知识,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既能保护自己,也能让乙肝患者在一个友善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