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121次 直接咨询
乙肝“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均为阳性)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常见状态,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这一过程不仅威胁患者健康,还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为此,我们特邀知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有效预防病情恶化。
高子敏医生强调,规范抗病毒治疗是核心基础。对于符合指征的乙肝大三阳患者而言,长期服用核苷类似物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至关重要。这类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减少其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从而阻断炎症反应向纤维化的演变路径。但需注意,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和耐药性增加。定期监测病毒载量与肝功能指标同样重要,以便及时评估疗效并优化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管理不容忽视。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高糖及辛辣刺激食物,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瘦肉、豆制品),有助于受损肝细胞修复。戒酒更是硬性要求——酒精会加速肝细胞坏死,与乙肝病毒形成“双重打击”,极大提升硬化风险。此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也能帮助肝脏在夜间高效完成自我修复工作。
控制体重同样是关键环节。肥胖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乙肝协同作用加剧肝损伤。建议通过适度运动实现能量平衡,例如每天快走30分钟或练习瑜伽,既能消耗多余热量,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肝脏供氧。但需量力而行,过度劳累反而适得其反。
情绪管理常被忽视却意义重大。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免疫功能,使机体更难抵御病毒侵袭。高医生建议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支持。家庭和社会的理解配合也能为康复创造良好环境。
定期随访堪称“生命防线”。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甲胎蛋白检测及肝脏超声等,能够早期发现异常信号。特别是肝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可在无创条件下评估纤维化程度,为干预争取宝贵时间窗。一旦出现乏力加重、食欲下降或腹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进展风险。
高子敏医生特别提醒:乙肝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患共同坚守。通过科学用药、健康生活、动态监测三管齐下,绝大多数患者完全有可能将疾病稳定在可控范围内,避免走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深渊。正如她所说:“每一次正确的选择都在改写命运轨迹,而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