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治疗 >

乙肝转肝硬化的预警信号——肝病专家高子敏深度解读

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187直接咨询

 乙肝病毒长期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病情从慢性肝炎逐步进展为肝硬化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警示信号。知名肝病专家高子敏医生指出,及时识别这些征兆对于早期干预和延缓疾病恶化至关重要。以下是她总结的关键临床表现及应对建议:

一、典型症状逐渐显现

  1. 持续疲劳乏力
    患者常感到莫名疲惫,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由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毒素积累影响全身能量供应所致。与普通劳累不同的是,这种倦怠感往往伴随食欲减退同时出现。

  2. 消化道异常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感增强。门静脉高压导致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能力显著降低,可能出现进食后饱胀感或腹泻便秘交替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突发呕血或黑便。

  3. 皮肤特征性改变
    蜘蛛痣(形似红蜘蛛的皮肤血管扩张)、肝掌(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频繁出现。这些体征源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能力减弱,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形成的特殊标记。同时,面色晦暗无光、眼眶周围色素沉着也是重要线索。

二、体征变化不容忽视

  1. 腹部膨隆与腹水
    随着肝功能衰退,白蛋白合成减少引发低蛋白血症,加之门脉高压共同作用导致腹腔积液。初期表现为腰围突然增大,后期可呈现蛙状腹外观。叩诊时能听到移动性浊音是典型体征。

  2. 黄疸进行性加重
    巩膜黄染、皮肤瘙痒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若发现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陶土色,表明胆汁排泄受阻已达较严重程度。

  3. 出血倾向明显
    牙龈出血、鼻衄不止或皮下瘀斑频发,反映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此时轻微创伤也可能引发长时间渗血,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过多现象。

三、并发症风险攀升

  1. 认知功能波动
    部分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肝性脑病前驱症状。这是血氨升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需高度警惕意识状态改变的前兆。

  2. 肢体水肿与体重骤增
    下肢凹陷性水肿多由低蛋白血症引起,而短期内体重快速增加则可能预示大量腹水形成。这两种情况常伴随呼吸费力等压迫症状。

高子敏医生强调,上述症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疾病进程体现。她特别提醒:“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肝脏弹性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对于已确诊乙肝的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尤为重要。一旦出现可疑迹象,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干预等综合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代偿期肝硬化若能得到有效控制仍可逆转,而失代偿期的并发症管理则更为复杂。因此,把握治疗窗口期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自行停药、滥用药物或听信偏方,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诊疗。

公安备案号 4101020200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