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172次 直接咨询
“很多乙肝患者拿到‘肝纤维化’的诊断报告后陷入恐慌,其实这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只要及时干预完全可能实现病情回退。”深耕肝胆疾病诊疗多年的程进明医生这样安慰患者。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肝纤维化无创评估的专家,他见过太多通过规范管理重获健康的病例。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乙肝相关肝纤维化的防治策略。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但持续的炎症刺激会启动修复机制过度表达。程医生形象地比喻:“就像皮肤受伤后结疤的过程,只不过这个‘疤痕组织’长在了肝脏里面。”根据病理分级,F0-F4代表着从轻度到重度的不同阶段。当达到F3(显著纤维化)时,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5年内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将超过60%。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明显症状。有些人可能仅表现为容易疲劳、食欲稍差等非特异性表现,更多人是在体检做B超或检测肝硬度时偶然发现。程医生强调:“这正是早期干预的价值所在——在沉默期阻断疾病进程。”
针对乙肝导致的肝纤维化,治疗需要双管齐下:
抗病毒治疗是基础
最新指南推荐高灵敏检测技术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例如对于HBeAg阳性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TDF的双重抑制策略,可使病毒载量快速下降至检测下限以下。程医生分享案例:一位F2期患者在规范抗病毒一年后,肝硬度值从12.8kPa降至8.5kPa,证明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能显著减缓纤维化进程。
抗纤维化药物辅助
安络化纤丸等中成药显示出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配合维生素E可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但程医生提醒:“这些都不是主角,必须建立在良好抗病毒基础上。”他特别指出要避免滥用不明成分的保肝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营养支持要精准
推荐采用“三高一低”饮食模式:高蛋白(每天每公斤体重1.2g)、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低脂肪。重点补充支链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乳清蛋白粉,限制红肉摄入。程医生设计的食谱包括早餐鸡蛋羹+脱脂牛奶,午餐清蒸鱼搭配西兰花,晚餐杂粮粥配时蔬沙拉。
运动处方个性化
根据肝功能状况制定梯度方案:ALT正常者可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若存在脾功能亢进则改为八段锦等柔和运动。关键是要保持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的活动量,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肌肉分解增加氨的产生。
睡眠管理常被忽视
深夜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的黄金时段。程医生建议建立固定作息制度,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合并失眠的患者,可短期使用酸枣仁汤等中药调理。
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成为标配:包括肝硬度检测(FibroScan)、血清标志物组合(HA、LN、PIIINP)以及常规生化指标。程医生创新采用动态曲线图记录数据变化趋势,帮助患者直观了解治疗效果。他特别提到:“有时候数值波动不代表恶化,可能是机体对治疗的正常反应。”
面对乙肝相关的肝纤维化,程进明医生始终传递积极信号:“现代医学手段完全有能力让多数患者实现病情稳定甚至部分逆转。”他呼吁患者摒弃焦虑情绪,建立“长期作战”意识,通过医患紧密配合守住肝脏健康防线。记住,每一次规范用药都是在为肝脏减负,每一步生活方式调整都在助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