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治疗 >

乙肝发病期的警示信号——庄淑英医生全面解析

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74直接咨询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但许多患者对发病时的身体警报缺乏认知。为此,我们特邀知名肝病专家庄淑英医生,结合临床案例为大家详细解读乙肝急性发作期的典型症状及应对策略。

庄医生形象地将乙肝病毒比作“潜伏的敌人”:“当免疫系统与病毒展开正面交锋时,就像两军对垒产生的硝烟,会在人体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她指出,约70%的急性乙肝患者会出现类似感冒样的前驱症状,如持续性低热、全身乏力和肌肉酸痛。这些非特异性表现容易被误认为普通疲劳,实则暗示着肝脏正在经历炎症风暴。

消化道症状往往是最早的预警系统。患者常感到食欲明显减退,看到油腻食物就产生恶心感,晨起刷牙时频繁呕吐苦水。庄医生解释:“这是因为受损肝细胞无法正常分泌胆汁酸,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部分人还会伴随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这种钝痛感如同戴着紧身衣般的压迫不适,尤其在按压肋缘下区域时更为明显。

皮肤黏膜的改变堪称视觉化的诊断线索。观察眼白部分若呈现均匀的象牙黄色,提示血清胆红素水平已超过34μmol/L;尿液颜色逐渐加深至浓茶色,粪便反而变浅甚至呈陶土样。更典型的是“三黄征”——巩膜黄染、皮肤发黄和尿色深黄同时出现,这是胆红素代谢异常的直接证据。庄医生曾遇到一位化妆师患者,因面色晦暗影响工作才来就诊,检查发现已是重症肝炎前期。

全身性症状反映多系统受累。关节疼痛多见于膝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呈游走性酸痛;皮疹可能以红斑或斑丘疹形式出现在躯干四肢;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肾损害导致的水肿。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病变,恰似战场留下的弹坑痕迹。

特殊人群的表现各有特点。儿童患者可能以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则更容易出现意识模糊等肝性脑病征兆;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庄医生强调:“黄疸加深的速度比程度更重要,若一周内总胆红素翻倍增长,预示病情急剧恶化。”

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症状,庄医生给出科学建议: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每日摄入优质蛋白不少于1.2g/kg体重;严格禁酒并暂停可疑药物使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预防出血倾向。她特别提醒:“切忌盲目服用保肝中成药,某些成分反而加重肝脏负担。”

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为早期诊断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检测HBsAg、HBeAg等血清标志物,配合高灵敏度PCR技术定量病毒载量,能准确判断感染状态。庄医生展示过一组动态监测数据:及时治疗可使90%以上的急性乙肝实现临床治愈,而延误治疗者发展为慢性携带的概率增加5倍。

“乙肝发病不是突然袭击,而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庄淑英医生总结道,“从乏力纳差到黄疸尿赤,每个症状都在提示我们及时干预的重要性。建立定期体检习惯,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才是对抗肝病的最佳策略。”她的这番话,为众多徘徊在恐惧与无知之间的患者指明了方向。

公安备案号 41010202002751